今天我们来聊一聊电影《七月与安生》,我一开始不理解,为什么七月看到安生戴了家明的玉观音,一点也不为之生气,反而最后投入了佳明的怀抱。后来才明白,原来并不是安生抢走了家明,而是安生把家明让给了七月。七月很失望,失望她没有办法留下安生,而不是失望家明选择了安生。我也不理解,既然家明选择了与安生“再见”,带着满满的诚意去向七月寄存未来,为什么会逃婚。
原来,这只是安生想要追寻自由的请求。感情太复杂了,安生爱七月,可她同时也爱家明,她一次次逃避,她不想伤害七月,可最后好像还是伤害了她,这个故事里谁有错呢?是安生爱七月错了?是七月爱家明错了?还是家明跟七月谈恋爱,却把玉坠给了安生,心里装着安生呢错了呢?可在爱上七月之前家明就已经爱上安生了啊?到底是谁的错?错不错重要么?你与我在一起或者你和他在一起又有什么的重要的呢?
七月与家明在一起7年,家明心里装着安生,安生在外流浪7年想要逃避这些问题,可这些问题像是长了眼睛,自己找上门来,剪也剪不断,躲也躲不掉,这些到底怎么才能说清呢?真的不是所有的问题都有答案的,爱与不爱,恨与不恨,活着和死亡……有一句台词印象特别深刻,七月在经历了家明逃婚、辞职离家、未婚先孕一切变故,她躺在安生的臂弯里,哭着说出“我想要自由自在的生活”,让人难过又欣慰。
也许是乖乖女装累了,也许是失去苏家明的心灰意冷,很很高兴七月第一次说出了自己心底的声音。不同于安生一眼就能被看穿在装大人的惹人怜惜,七月的委屈和隐忍是不动声色的。最在乎的两个人相爱并住到了一起,七月心里的嫉妒、不甘、叛逆,所有被压制的情感,被亲眼撞见的双重背叛激发,如投石入井,更深的波澜只有自己知道。很多人都是这样,表面风平浪静现世安稳,活成了所有人都羡慕的样子,其实心里的缺口随岁月流逝在不断增大。
就像《阳光普照》中的阿豪,天之骄子的突然自杀让很多人大吃一惊,仔细想却是有迹可循。弟弟阿和不断犯错惹父母生气的同时,也得到了更多谅解和关注。作为哥哥,阿豪的积极阳光让人放心,却没有人意识到他做不到永远在太阳下生活。后来阿和入狱,整个家庭陷入绝望,父母的期望双倍叠加到阿豪身上,他从来没有阴影可以躲避,阳光普照下少年选择杀死自己,永远沉入黑暗。
这又何尝不是七月的困局呢,只有在安生的小说描述和讲给家明的虚构结局里,她才真正做到了彻底放下和远走他乡,过上像从前的安生一样随心所欲的生活。真实的结局是七月忍痛生下和家明的女儿后,大出血死去。如果七月没有死,真的能抛下刚出生的女儿、形影相伴的安生、日益衰老的父母和纠缠不清的家明,一个人居无定所的追求自由吗?也许能吧,只是带着这么多羁绊,要走多远走到哪,才能真正收获心灵的解脱呢。
查看更多相关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