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10日,天津市举办世界经济论坛2014年新领军者年会。遵循惯例出席开幕式的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致辞中提出:“要借改革创新的“东风”,推动中国经济科学发展,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态势”[6],是李克强首次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概念[7]。
2014年11月20日,在杭州举办的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上,李克强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大力支持互联网发展[8]。
2015年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提出要把“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打造成推动中国经济继续前行的“双引擎”之一,特别是鼓励科技人员和大学生创业[3]。
《华尔街日报》注意到李克强在政府工作报告中63次提及创新,并分析此举是传统制造业和出口业不振的情况下,中国政府似乎在把推动创业和创新当作应对经济放缓的短期补救措施[5]。在两会过后,创新创业在中国大陆的热度更加高涨[9]。
6月11日,中国国务院正式出台《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9月26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加快构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支撑平台的指导意见》[10]。10月13日,中国国家发改委秘书长李朴民表示,2015年起,将于每年10月份举行“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活动[11]。
2016年全国两会期间,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提交的提案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政策提出后短短一年时间内,各地“众创空间”数量剧增,热闹背后也蕴藏着风险和危机,浪费财政投入、社会资源,打击社会公众对“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信心,引导“众创空间”可持续健康发展成为当务之急[12]。但这份提案没有得到反馈[5]。